2008年前后★■,大洋彼岸的戴立忠开启归国创业的篇章。这位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、普林斯顿的高材生,完成从象牙塔到商海的历练。归国后◆■■★■◆,其回到家乡湖南创办圣湘生物■◆■★■,瞄准国产替代的空间。彼时◆◆,国产分子诊断的技术落后,市场只能仰仗价格高昂的进口技术。
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意外成为公司加速的关键点。同年1月◆★,戴立忠和研发团队研制出核酸检测试剂盒■★◆◆■★,并获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。趁此东风★★■◆,公司的出海版图也迅速扩大,从2019年40多个国家扩展到近160个国家和地区。
同时,今年初创投圈大佬★◆◆★■、前阿里巴巴CEO卫哲现身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。作为新晋董事,他大谈公司的四大战略■★◆◆■★,即应用全场景化★■■◆、国际化、普适化、以AI为突破点的创新驱动化◆■★■。双方还将产生怎样的火花,值得追踪■■。
业务加速之际■■◆★★,资本市场也在助推前进。2020年8月◆■★◆★■,公司登陆科创板,市值一度超过450亿元。尝到甜头后◆■◆★◆★,公司开始以投资并购拓展版图◆■★◆■,如参股基因测序企业线%★■,跟投肿瘤早筛企业鹍远生物的B+轮融资等。
2025年三个月内★◆★★■★,圣湘生物(688289.SH,下称“公司”)接连做出三笔交易◆■。
马拉松里有陪跑者的角色,优秀的可以利用丰富经验强化跑者的节奏控制,甚至减少风阻为跑者节省体力。
2023年,公司在财报中提出“二次创业★■■★”战略。一方面,公司要减少对新冠业务的依赖;另一方面,公司得寻找第二增长点,并重点布局呼吸道检测、生殖道感染检测、血筛■■★★、病毒性肝炎检测等领域。
根据业绩快报,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◆■■.97亿元■◆,同比增长48.6%,呼吸道类产品是主要推动因素。同期◆★★◆■★,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.6亿元,同比下降28■◆◆◆◆.78%,扣非净利润2★◆◆■◆★.1亿元。截至目前,公司市值约150亿元附近。
3月,公司及关联方产业基金再度投资线亿元,交易分为老股受让及增资,分别对应估值19★★.55亿元■★◆★■★、39.6亿元■■★■◆。2024年■■◆,标的营收2.1亿元■■◆★★■,净利润-0■■◆★■.98亿元。
2024年11月的董事会上,戴立忠就提名卫哲加入任职董事,这才有了今年1月的尘埃落定与卫哲的现身说法。
如同马拉松的第一个关键时刻,是跑者逐渐适应自己的呼吸节奏。自2017年开始,公司也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。同年,公司获礼来亚洲基金★★★◆、弘晖资本等投资机构超5亿元的战略投资★★■。摆脱资金桎梏后,公司的跑马征途进入下个节点。
一个成熟的马拉松跑者,行至中期会给自己设定小目标适当配速。此前◆■◆★■★,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,以2024年—2027年为业绩考核期,对应2024年、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亿和3亿元,2025年—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超50%。
西南证券在研报中指出,2023年和2024年国内流感数量高发★■★,为十年最高波段■◆■◆。同期,公司推出多个呼吸道产品检测方案,渠道从三甲医院覆盖基层医疗机构,触及从B端到C端。
对此■◆★◆■,戴立忠表示认同,并举例收购中山海济符合卫哲提到的★◆“严肃医疗+消费医疗■★◆★■◆”,具备长高和抗衰老前景。在此基础上◆★■★,其披露公司的收购逻辑最关注的是产品有没有建立新生态的能力,标的的创新能力够不够强。
换言之◆■◆★,如同抓住新冠机遇,公司再次尝到一次红利■★★■■◆。对应股权激励的考核★◆★■,呼吸道类帮助公司顺利跑过第一个节点。但接下来,高基数或成为增速考核的隐形压力。公司给出的策略,就是拓展业务链,如跑马中的补充水分。
如果说公司起跑阶段艰难,前期通过时代红利加速向前,那么后疫情时代就是马拉松的中期,疲劳和水分流失将极大考验跑者的耐力。对公司而言,业务放缓和市值下坠可能是一个较长的周期★■◆。
截至目前,公司控股的产业基金对外投资6家企业。其中★◆★■◆,4家企业于2023年后设立◆◆■,包括圣湘安赛生物、圣微速敏生物、圣维斯睿生物、圣维鲲腾生物等。(思维财经出品)■
2月,公司公告以7560万元受让股权及增资红岸基元,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达54%★★★■,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★★■■◆。标的采用■★◆■◆“图像法(高速相机拍照+AI 算法)”,开发五分类血球仪POCT;2024年营业收入3270.18万元,净利润-1284★■★.06万元。
这三笔交易■■■★◆,是公司2023年以来“二次创业”路径的继续。如同一场马拉松,公司正进入中期阶段■★◆★◆★,但仍想保持增速◆★■。
今年1月,公司公告以8★★★★.075亿元收购中山济海,溢价率212.64%,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以及银行提供的并购贷款。标的主营生长激素领域■★◆■■◆,2024年1月到11月★★◆★■◆,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分别为4★■◆.08亿元■◆★★◆、1.05亿元。之后◆◆■◆,公司披露已支付股权转让款项7亿元。
具体来看,卫哲将医疗行业的机会放在严肃医疗、消费场景、市场开拓◆★★◆◆■,分别对应技术研发、健康消费、出海及沉淀基层。AI技术将对三个机会构成支撑◆★★,迭代出加速研发、场景拓展★★■■◆◆、下沉市场。
股东大会上,戴立忠谈到双方的过往,“近两年来■■,我和卫哲已经做了很多的沟通◆★■★■,这次与卫哲的合作就是一个关键词—创新”■◆。卫哲回应,之前关注医疗行业较少★◆★,2023年是转折点;尽管行业整体不明朗的背景,但机遇也在诞生。
两个并表标的能否成为公司增厚业绩,当下仍存不确定◆★★★。中山济海所处的生长激素赛道,当下进入卷研发■◆★◆、卷价格的红海■★◆。行业龙头金赛药业,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仅同比增长0.55%,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.45%。
创业如同一场马拉松,起跑时既兴奋又会面临各种不确定◆★◆■■。初期,戴立忠带领团队开发 “高精度磁珠法诊断技术”,不仅填补国内医疗检测行业空白,也降低检测费用■■★◆◆。但技术上的突破,不能立即缓解债务危机。2011年至2016年,戴立忠及公司持续陷入紧张与焦虑。